針對紅墨水試驗機的核心故障,從 “壓力系統"“染色控制"“樣品處理" 三個維度拆解原因,提供可落地的排查與解決步驟,確保密封性能測試的準確性與可靠性。
氣源壓力波動(如空壓機輸出壓力不穩定、氣管漏氣)
壓力控制組件故障(如壓力表失準、調壓閥卡滯)
測試腔密封不良(如密封圈老化、腔蓋閉合不嚴)
穩定氣源供應檢查空壓機與氣管:確認空壓機輸出壓力是否符合設備要求(通常 0.4-0.8MPa),若壓力波動大,調整空壓機壓力開關,或在設備進氣端加裝穩壓閥;排查氣管泄漏:涂抹肥皂水在氣管接頭、閥門處,若出現氣泡,更換老化氣管或緊固接頭,避免氣源損耗導致壓力下降。
校準壓力控制組件檢測壓力表與調壓閥:用標準壓力表對比設備顯示壓力,若偏差超過 ±0.02MPa,更換精度更高的壓力表(建議選 0.4 級);若調壓閥旋鈕卡頓,拆解清潔內部雜質,或直接更換新調壓閥;重置壓力參數:進入設備控制系統,確認 “保壓時間"“壓力上限" 設置是否合理(如測試食品包裝常用 0.2MPa、保壓 30s),避免參數誤設導致壓力異常。
修復測試腔密封檢查密封圈與腔蓋:若密封圈變形、開裂,更換同規格耐油密封圈(優先選丁腈橡膠材質,適配紅墨水環境);確保腔蓋閉合緊密:調整腔蓋鎖扣或拉桿,保證閉合后無縫隙,必要時在腔蓋邊緣涂抹少量密封脂,增強密封性。
紅墨水濃度不均(如顏料未充分溶解、沉淀分層)
樣品預處理不當(如表面有油污、密封面不平整)
浸泡方式不合理(如樣品未浸沒、墨水循環不足)
規范紅墨水配置按標準比例調配:參考 GB/T 15171 要求(通常紅墨水濃度 0.5%-1%),用蒸餾水溶解紅墨水粉末,攪拌至無沉淀;避免分層:測試前再次攪拌紅墨水,若長期使用,可在水箱內加裝小型攪拌裝置,確保濃度均勻,防止局部濃度過低導致染色不明顯。
優化樣品預處理清潔樣品表面:用酒精擦拭樣品密封面(如塑料瓶瓶口、鋁箔袋熱封邊),去除油污、灰塵,避免雜質阻礙紅墨水滲透;平整樣品密封面:若樣品密封邊褶皺、變形,用夾具輕微壓平(避免損壞密封結構),確保密封面與紅墨水充分接觸。
調整浸泡與循環方式確保浸沒:將樣品浸入紅墨水水箱,若樣品漂浮,用重物(如耐腐蝕支架)固定,避免局部未接觸墨水導致漏檢;增強墨水循環:檢查水箱循環泵是否工作,若循環不足,清理泵體濾網,或調整循環管路方向,使墨水均勻流經樣品表面,提升染色一致性。
定期保養:每周清潔壓力控制組件、更換紅墨水(避免墨水變質);每月檢查密封圈、氣管老化情況;每季度校準壓力表與調壓閥。
規范操作:嚴格按樣品類型設置壓力(如脆弱樣品選低壓力 0.1MPa),避免超壓損壞樣品;測試后及時清理水箱殘留墨水,防止色素沉積堵塞管路。
環境控制:避免設備處于高溫(>40℃)環境,防止紅墨水蒸發濃縮;存放時密封水箱,防止灰塵落入污